改在当下 干在实处
努力争做全省工商联系统排头兵
“走在前、作表率”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市工商联党组聚焦“发现和解决思想作风问题”这个关键点,坚持把讨论活动同落实市委主要领导调研市工商联时提出的“四会”建设要求相结合、同“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工作相结合、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相结合,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转作风、树新风,推动“走在前、作表率”见人见事见思想见作风。
——补齐“人少事多”问题短板。讨论活动中,有的党员干部提出市工商联机关编制人员少,具体办事人员更少,但对接部门多,服务任务重,导致工作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会党组立足单位实际,深挖问题根源,认为问题出在“人少上”,但根子却在“思想上”。提出“领导是用的,不是供的”这一主张,强调主要领导负总责、带头干,班子成员既分管、又实干,推动形成领导干部既给下级交任务、压担子,又出思路、教方法的工作氛围,掀起“转作风、强能力、优服务”业务大比拼。目前,无论撰写文字材料、举办会议培训、开展服务活动,领导部属齐动手,分工不分家,树立“一盘棋”思想,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借力“省会城市”发展优势。讨论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西宁作为青海省省会,无论区位交通、资源禀赋、发展条件都比其他市州占有优势。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量为24.9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的45%,西宁民营经济理应勇立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潮头”。实际工作中,会党组聚焦讨论整改要求,力戒“眼里没活”的惰性,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主动,把服务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主责主业,紧盯企业“急难愁盼”,不断优化提升服务质量,当好“娘家人”“店小二”。引导民营企业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培育光伏制造、锂电储能、特色化工和合金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把握发展机遇,借势而为、乘势而上,奋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在省域内率先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立起“走在前列”标杆靶向。讨论活动中,会党组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委关于开展“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主要领导调研工商联时提出的要求,锚定“五个方面”走在全省工商联系统前列。政治引领走在前作表率。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利用执常委会议、集中宣讲、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商会、进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等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举办“民营经济发展讲堂”4期,组织开展“西宁市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服务民企走在前作表率。深入推进“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在全市民营经济领域全面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解题大服务”活动,走访60余家商会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举办“西宁市民营企业政策宣传月活动暨专场招聘会”,提高涉企政策知晓率、惠及度,132家民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50个,职位1400个,现场达成用工意向130人。开展“法治护航民企发展”法律服务进商会、进企业活动,成立13个法律服务工作站,组建全市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面向全市民营企业提供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召开全市餐饮企业座谈会,廓清餐饮行业对“十严禁”的认识偏差,引导餐饮行业健康发展。商协会建设走在前作表率。积极培育和发展能够有效承担政治引导、经济服务、诉求反映、权益维护、诚信自律、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对6家僵尸性商协会组织进行了清理整顿,率先在全省2个商圈、1个园区、1个街道建立商会组织,实现商会组织在重点商圈、街道和重点产业全覆盖,有效发挥“抱团合作、政企沟通、资源共享、品牌推广、公益互助”作用。履行社会责任走在前作表率。引导民营企业家增强共同富裕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参与“百企兴百村”行动,持续在稳岗就业、扶危济困、公益慈善等方面彰显更大作为。截至目前,全市60家民营企业与60个重点村结成产业共建对子,184家民营企业在39个乡镇200余个村,投入资金4.78亿元,带动就业2864人,帮助村民实现增收1.7亿余元。年内发动20家民营企业与20个行政村结对共建,助力乡村振兴。作风建设走在前作表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对标对表,深挖根源,全面整改,推动会机关党员干部“政治强了起来、思想活了起来、工作实了起来、纪律严了起来、作风硬了起来”,通过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质效赋能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